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朝鲜军事实力排名第几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朝鲜军事实力排名第几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谢谢邀请!
1950年9月13日,美军在经过了细致的水文天气海床实况调查和在群山地区大规模的佯动后,出动大军在仁川登陆。9月15日至16日凌晨,美军在大量海空火力的支援下,经战斗占领了月尾岛和仁川海滩。当地驻守的朝鲜人民军守备部队一个海岸炮兵中队及一个海防步兵中队约400人,在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进行了令人惊叹的英勇抵抗,全部战死。
至16日7点30分,美军海军陆战队第一师所属第1、第5陆战团的部队基本占领仁川市区,并击退了当地人民军守备部队的反攻。至当日夜,全部占领仁川市。当时,人民军主力部队约7万人均在半岛南部,已经进行了长时间的激烈战斗,且长长的补给线被美军航空力量反复打击,导致部队补给处于极端紧张的状态。各部队根本来不及回援,也无力回援!
17日,麦克阿瑟来到仁川,在很短的时间里,大约75000名联合国军及大量的装备通过仁川被送上朝鲜战场。并立即向汉城发起进攻。在这样险峻的战况下,为避免被南北包抄全军覆灭的危险,精疲力尽的朝鲜人民军开始北撤。在这个过程中,大约1万以上的人民军官兵阵亡,被俘超过1.3万人。近2万部队被迫转为游击部队。仅有不足3万人跳出包围撤回北方。为轻装撤退,人民军所有的坦克装甲车以及100毫米口径以上火炮均被破坏后抛弃。
不得不说的是,当时从我第四野战军中移交给朝鲜方面的主要由朝鲜人组成的四个朝鲜师,至此时也基本被消耗殆尽了!而这些部队,是当时朝鲜人民军中正规战斗经验最丰富,战斗技能最熟练,战斗意志最坚强的部队了(但不是装备最好的部队。当时装备建制苏联武器的朝鲜部队,大多是在苏联接受整编训练的原金日成游击部队)!
10月1日,被巨大胜利冲昏头脑的麦克阿瑟,没有理会自己国内的谨慎提醒和身边参谋人员的建议,也没有理会国际上巨大的反对声音,尤其是没有理会当时东方巨人的明确警告,指令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部队随即攻克平壤。其先锋直逼鸭绿江畔!
12月25日晨7时许,顶在联合国军最前头的南朝鲜第六师的部队,与中国人民志愿军40军118师部队轰然相撞。。。。。。
我以为越南。全部美军遗物。中越之战,很不含糊。火力猛,准备充分。
一一谅山之战,让我们损失太大。还用了毒气,芥子气,参战士兵,回来后,死去好多。
一一当时越军手里有美苏支援的武器,很了得。参战部队还有半自动。
朝鲜武器已过时,新武器少,只余勇敢与忠诚。
明朝末期,朝鲜王国的军力并不弱,之所以既打不过日本,尔后又打不过满洲,主要原因有两点:
1,当时的日本与朝鲜,虽然国力相差无几,但是当时的朝鲜却是个太平国度,太平日子过了几百年,武备轻弛;而当时的日本,则是历经了长期的战乱后,刚刚统一。丰臣秀吉的大军,不但规模庞大,而且日军将士的战斗经验也很丰富。
太平日子过得太久的朝鲜王国,久疏战阵,准备不足。此时的朝鲜军,与规模庞大的日本军相遇,战败是正常现象。
2,明朝末期,日军入侵朝鲜王国始于1592年,终于1598年。虽然日朝战争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由于朝鲜王国面积偏小,加上战争烈度过大,因而令朝鲜王国元气大伤,国力衰退极其严重。如此一来,朝鲜王国也就无力与新崛起的满洲抗衡了。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也有一定的偶然性。日本入侵朝鲜王国,直接造成了明朝丶朝鲜王国、日本国的国力,严重受损,这为满洲的崛起,以及清朝的兴起,创造了条件,也为二百多年后,整个亚太地区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真正的原因,可能就是拥有一颗热爱和平的心的朝鲜王朝,在野蛮人面前不堪一击。战争还没有打就开始发怂,投降派随即占据主流,大肆鼓吹投降就能保命,使得朝鲜王朝最终走向一盘散沙。
首先来讲讲朝鲜与日本的战争,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双方的第一场战争万历朝鲜战争,朝鲜军队不敌日本,明朝派军“抗倭援朝”。
实际上,朝鲜早在万历朝鲜战争之前就已经多次跟日本交火,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政权还是新罗和百济的时候,百济曾联合日本与新罗大战,由于有唐朝做靠山,日本远征被好好教育了一番,从此日本开始多次派遣使团到唐朝学习。
朝鲜与日本真正单独作战,应该是在1419年的应永外寇,那时候的朝鲜当真是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当时日本倭寇屡屡对朝鲜进行袭击,(当时日本倭寇经常袭扰朝鲜和明朝),尤其是对马岛的倭寇,更是经常性对的朝鲜进行袭扰,使得朝鲜王朝十分震怒,经常要求日本当局收敛倭寇行动。
但是日本倭寇本来就是官方性的活动,1419年对马岛粮食歉收,对马岛的倭寇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前往明朝劫掠,结果路过朝鲜的时候顺便干了一票,当时朝鲜群臣直接狂暴,要求朝鲜派遣大军进攻马岛,1419年朝鲜派遣一万七千人开始进攻对马岛,以清剿岛上的倭寇。
当时朝鲜以为这是一场清剿倭寇的战役,但是日本政府看不下去了,随即派遣了正规军,出其不意的对马岛上的朝鲜军来了一场触不及防的袭击。再加上朝鲜军队是客场作战,所以前期有些失利,随后战局陷入胶着状态,互有胜负。
但是由于对马岛前往明朝劫掠的倭寇在辽东被明军重创,使得对马岛的统治者宗贞盛不敢跟朝鲜军队死磕。
最后宗贞盛向朝鲜投降,双方建立贸易关系,对马岛则需要向朝鲜进贡称臣。
应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朝鲜也是日本惹不起的主。
但是到了二百年后的万历朝鲜战争时期,朝鲜当真是不堪一击,很多人认为是朝鲜人口不如日本多,其实在这场战争时期,朝鲜人口接近1200万,而日本人口也仅仅是1227万,比朝鲜多一点,并不是天差地别。
实际上,就国力来说,朝鲜尽管人口少那么一丢丢,但是已经和平了几百年,而日本发动侵朝战争前,那是经过了整整百年的内战,虽然丰臣秀吉完成了统一,但是并无法掩盖日本由于长期内战而引发的民生凋敝、千疮百孔的形势。
然而让那些秉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为奉为圭臬的史学家或许做梦都没想到,日本打击朝鲜如履平地,14万日军差点荡平朝鲜,开战仅仅一个月,朝鲜就已经“三都守失,八道瓦解”,如果没有明朝做靠山,早就举白旗投降了。
因为明朝是朝鲜的宗主国,有保护朝鲜的责任和义务,而且明廷也认为“倭寇之图朝鲜,意实在中国,而我兵之救朝鲜实所以保中国”。
不久派出四万军队进行支援,虽然看起来明朝这四万兵马并不多,但是千万别小瞧了这些军队,这些都是当时明朝最精锐的部队,以镇守辽东的精锐为主,以九边精锐为辅助,再加上当时朝鲜的军队,看起来应该是吊打客场作战的日军。
实际上这场战役打的很艰难,明军没有取得应有的胜利,而日军虽然没有更大的战果,却顶住了明军的进攻,战争陷入胶着状态,最后发生瘟疫,双方进行议和,同时撤军。
但是,这个议和其实是瞎扯淡,丰臣秀吉答应议和的前提是割让一半朝鲜给日本,明朝嫁一个公主给日本做皇后。
可笑的是,当时万历皇帝还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其实我们知道,明朝从来没有和亲的政策,丰臣秀吉还以为明朝是唐朝时期的老皇历。
丰臣秀吉看到明朝的册封诏书后,当场勃然大怒,不久之后爆发了第二次战役。
明军打得也是挺艰苦的,庆幸的是丰臣秀吉去世,日军士气受挫,纷纷撤退,最终以明军为主的联军最终战胜日本。
可以说,朝鲜军队在两次日本入侵作战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
等到后金(满洲)入侵朝鲜的时候,更是吊打朝鲜,韩国人有一部电影叫作《南汉山城》,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的历史。
相对于万历朝鲜战争时日本的军队和人口,都没有可比性,日军每次远征人数都在10万以上,而后金显然不可能发动那么多的人物,根据明清时期的大战,不论是萨尔浒之战,还是松锦大战,清军能凑齐十万就已经到顶了。
但是皇太极治下的满洲却两次横扫朝鲜,1627年被普遍看作当时后金入关作战不利的年份,其实后金的重点是转向了朝鲜,在这场战争中,朝鲜损失惨重,不得不与后金达成结盟。
等到1636年皇太极准备称帝的时候,又打起了朝鲜的主意,对其进行征战,俘虏了50多万人回到辽东。
应该说,朝鲜在明朝之前,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对日作战方面也算不虚,尤其是应永外寇时,竟然直接派兵修理日本。
但是到万历时期,朝鲜王朝却越来越虚,被日本吊打,被满洲吊打,究其原因,还是心气没了。
不得不承认的是经过儒家思想的熏陶,大多数的政权都善于对于统治,而不善于对外御敌,明朝时期的儒家思想传到朝鲜,的确深刻的影响到了朝鲜的水平发挥。
另一方面,以为抱着明朝的大腿,就可以放松武备,就可以得到和平,结果不得不可谓惨痛。
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只有你变得强硬起来,才有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资本,一旦受制于人,就不得不把命运交到他人的手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朝鲜军事实力排名第几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朝鲜军事实力排名第几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